鄞州区“五步走”推动打赢年度防汛防台攻坚战 -k8凯发官网
今年以来,鄞州区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防汛防台目标,在4月15日至10月15日防汛期间,针对梅汛不典型、强对流天气轮番上阵、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台风接踵而至等汛期特点,全区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成功打赢台风“轩岚诺”“梅花”防御战,又一次交出防汛防台高分答卷。
完善体制机制、压实防汛责任
逐级压实责任链条。该区梳理36名区领导、461名镇街领导、1729名村干部包保信息,339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村级形势图修订工作,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信息全部录入省级平台,落实并公示390名各级防汛防台责任人。
迭代升级组织体系。修订《区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区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运行规则》,明确“1办13组”工作组织及工作机制;组织编制“五停”“五断”极端情况下应急联动机制、快速响应和恢复机制,提升应对处置能力。
高效应对强对流天气。出台《区强对流气象灾害应对处置方案》和《工作规则》,建立气象、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加密会商研判、强化重点防御,加强对基层防汛责任人进行“六问”抽查。
编制“一景一案”。该区防指办围绕人员转移、城市内涝、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内容,设想25个重要场景,组织14个区级牵头部门编制“一景一案”工作指引,并督促各镇街对照编制,开展实战演练。
强化隐患整改,确保闭环管理
在各镇街、各部门自查的基础上,该区防指办领导带队开展专项督查,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进行全覆盖督查,累计检查5341处,发现隐患484处,其中完成整改421处、落实度汛措施63处。
在该区政府举行的第4次常务会议上,专题组织学习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出台指挥部令、指挥机制、会商研判、抢险救援、复盘评估等10项工作机制,积极发动各地各部门累计排查214处,发现并整改隐患16处。
对重大隐患问题跟踪销号,做好上级防指暗访暗查隐患整改。据了解,省防指累计检查3批次,发现17个问题隐患;市防指累计检查2批次,发现6个问题隐患。该区防指及时督促有关区级部门和镇街立行立改,全部闭环销号。
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9月14日20时,接到市防指《关于实施奉化江流域姚江流域应急调度措施的通知》,鄞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多次连线镇街调度指导,切实发挥“上下一盘棋”的防灾大协作格局。
台风“轩岚诺”影响期间,平原河网累计外排9505万方。台风“梅花”影响期间,平原河网累计预排9811万方;4座中型水库累计预泄2208.8万方,大大减轻了全区河网水位压力。
全面启动“1办13组”工作体系,充分运用“一书三单”函告提醒机制,点对点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做好省市统一部署的“八张风险清单”闭环管控工作的同时,梳理起底区级“八张风险清单”,共涉及64种风险类别、8234个点位的风险隐患。
夯实基础,强化救援能力建设
全面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通过咸祥、下应两地试点创建引领,全区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根据数字化改革要求,围绕“1612”“141”两大体系融合贯通,实战“省防汛防台在线”和“市台灾防御行动与指挥”两大应用场景,,圆满完成任务要求。
加快推进视频资源建设和应用。完成77个重点防汛防台视频监控建设点位,不断充实防汛防台视频资源,提升可视化指挥保障能力;积极储备充实各类防汛物资和装备,区镇村三级共储备防汛袋、冲锋舟、排水泵、卫星电话等70余类35万余件器材物资。
健全抢险救援队伍。鄞州区目前有区级应急救援队伍27支866人,在防御台风“轩岚诺”“梅花”中,公安、住建、水利、交通、综合执法、资规、供电等部门围绕各自职能,共计投入救灾救援力量超过2万人次,为防汛防台最终胜利提供坚实保障。
组织宣教演练,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该区举办全区防汛工作培训会议、省防汛防台在线平台运行维护和操作专题培训会议、基层防汛防台抗旱网上专题培训班、全区应急管理系统业务培训会议等,确保基层防汛责任人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累计培训34场次培训人数2061人。
在“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防汛防台、防灾救灾等知识,宣讲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知识,普及推广居民防灾减灾知识,学习自救互救技能。据统计,累计发放宣传海报、避灾小知识手册5000余份。
6月15日,鄞州区防指办、资规分局、水利局携手东吴镇人民政府组织举办2022年鄞州区暨东吴镇防汛防台综合演练。应急管理、水利、资规等部门以及各镇街参加观摩。同时,组织各地各部门围绕“一景一案”开展小场景实战演练,达48场次,参与人员2100余人。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刘天天
一审 曾嘉 二审 郑昕玮 三审 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