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特亮”视觉志|宁海:自在蓝湾奔向“共富美” -k8凯发官网
夏日的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码头边船来船往,游人如织。天光水色间,渔船鸣号起航,洒落欢声笑语,勾勒出一幅美丽祥和的渔乡图景。
风景如画的峡山码头和强蛟群岛。
赶一场特色的滨海风情游,抓一笼活蹦乱跳的鱼虾,品一顿鲜美绝伦的船家宴……充满渔家风情的峡山村散发着动人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也鼓起了当地村民的腰包,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对我来说,如今轻松多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起早摸黑出远洋打鱼,真是个不错的行当,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捕鱼30年的村民尤福阳“洗脚上岸”,开上了休闲渔船,吃上了“旅游饭”,年收入近20万元。
游客在渔船上享用海鲜美食。
峡山村位于自在蓝湾风景线上,通过改善村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变身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和非遗旅游景区,民宿、餐饮店、渔家乐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旅游产业让渔民从以前的海洋捕捞、近海养殖逐渐向旅游综合服务转型,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渔民新居。
今年1月,宁海启动自在蓝湾风景线建设,以天明湖为起点,国华电厂为终点,途经桃源街道、桥头胡街道、强蛟镇等3个乡镇(街道),全长25公里,总投资24.3亿元,计划到2023年12月竣工。
宁海新城市中心区天明湖核心区雏形已形成。
创新上下功夫,特色上做文章。自创建自在蓝湾风景线以来,沿线村庄推进“艺术振兴乡村”和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将废旧宅基地、闲置土地改造成景观,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强蛟镇下渔村依托宁海湾滨海资源,发动群众艺术赋能,150余户村民免费出让宅基地和庭院,打造了20多个景观节点和游步道,变成了别具一格的“渔”文化主题村。桥头胡街道的黄墩文苑,整合了图书馆、漫书咖、农民艺社等阵地,通过引进艺术家和高品质展览,举办了200余场文化艺术活动,10余万人次参与,成了群众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好地方。
桥头胡街道综合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成为乡村文化建设标志之一。
“力争将自在蓝湾风景线建设成为一条具有宁海辨识度的海湾风情示范带,成为一条集民俗文化、海岛旅游、产城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精品线。”宁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风景线沿途有天明湖花海、黄墩文苑、国家3a级旅游景区横山岛、非遗旅游景区峡山村等多个节点,串联起乡村生态、景点、民俗、村庄等资源,让“美丽乡村”释放出“美丽经济”。
强蛟镇骆家坑村已成为市内外游客赏花、露营、旅拍的打卡地。
来源 甬派
一审 徐佳菁 二审 王昱汀 三审 戴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