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风雨渐歇 -k8凯发官网
视频制作:石承承
9月14日20时30分,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沿海一带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42米/秒(14级)。
“梅花”落,风雨渐歇。从市气象台9月14日17时发布的消息看,9月15日到9月16日,我市就将转为多云天气,但局部地区仍将会有阵雨。
与此同时,“梅花”落,也带走了连日来的凉爽。从市气象台发布的七天预报看,9月15日到9月18日,我市最高气温将重新回到30℃左右,最高可达32℃。
从市气象台的统计数据看:
9月11日20时至9月14日17时,全市平均雨量已达到200毫米;
其中,海曙239毫米、江北208毫米、镇海198毫米、北仑165毫米、鄞州190毫米、奉化214毫米、余姚245毫米、慈溪154毫米、宁海176毫米、象山222毫米。
单站雨量最大是余姚夏家岭,达到497毫米;其次是余姚范太坞站,达到460毫米。
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奉化余家坝,为71毫米(9月14日8时23分-9时23分)。
该时段,风力最大的是象山北渔山站,达到45.8米/秒(14级),紧随其后的是象山檀头山站,达到41.4米/秒(13级)。
虽然“梅花”在巅峰时刻也只是一个强台风,但给我市带来的风雨影响丝毫不逊于它的“前任”——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要知道,“轩岚诺”维持在超强台风级长达104小时。
市气象台副台长顾小丽分析说:
首先,虽然“梅花”在强度上不比“轩岚诺”,但它依旧是个“庞然大物”,仅以七级风圈半径为例,就达到240-300公里。
其次,在发展前期,“梅花”的台风倒槽就和北方冷空气“勾搭”上,在其主体北侧形成一条雨带,从9月12日开始,浙江东部沿海就已经开始下雨。
第三,虽然“梅花”个头小,但小有小的“好处”,结构紧实、对称性好,云系紧密、厚实,对流发展旺盛。从9月14日开始,随着它的本体和螺旋雨带开始影响我市,风雨影响渐趋明显。
就在大家万众一心抗击“梅花”的同时,9月14日凌晨2时,今年第14号台风“南玛都”在日本九州岛东南方向约14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从中央气象台9月14日发布的消息看,未来三天“南玛都”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不过,算上9月12日生成的今年第13号台风“苗柏”,以及前不久刚给我们带来过风雨影响的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是不是有种“捅了台风窝”的感觉?
顾小丽分析,台风“炸锅”背后,有副热带高压的影子。
强势的副热带高压在带来持续极端高温天气的同时,也影响着海洋,导致海温偏高;与此同时,大气也积聚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但迫于副热带高压的“压力”,无处释放。
随着9月的到来,高空大气环流调整,副热带高压“挪窝”北上,原先一直被“压制”的能量和水汽,在适合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以及一定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海上对流变得发展旺盛。
中央气象台为“梅花”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最终,“梅花”以强台风的强度登陆,成为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最强台风。不过,“梅花”的特别之处,不止于此,因为从历史上看,登陆浙江的秋台风屈指可数。
顾小丽说,一般来说,到了9月,大气环流调整,副热带高压变弱、变小,台风生成后通常会沿着副热带高压在海上直接北上,或者转向西北。
而今年,因为高空有复杂的环流形势,多个台风的相互影响,以及北方高空槽的影响,才给“梅花”以登陆之机。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薛国强 编辑 肖勇
一审 房伟 二审 庞锦燕 三审 钱浩 终审 刘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