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五破 五比五先 | 无物业小区旧貌换新颜,这里的民生实事项目跑出“加速度”和“满意度” -k8凯发官网
视频制作 记者 陶倪
江北区文教街道地处宁波中心区域,由于建设较早,老旧小区较多,小区环境和硬件设施亟待提升。今年以来,这里不少小区的面貌却有了新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
环境微改造提升,无物业小区旧貌换新颜
“以前大家经过这个地方都要避着走,现在晚饭后,我们喜欢沿着围墙出来散步,心情也好了。”8月25日,住在文教街道地洋漕的孙师傅高兴地说。
地洋漕毗邻永红拆迁地块,属城中村,无物业管理。住宅东侧临时道路和围墙沿边,曾经杂草、碎石、垃圾、杂物凌乱不堪,蚊虫滋生,给周边的居民带来了困扰。
改造前
今年年初,人大文教街道工委组织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召开了街道居民议事会。经过“票荐”,无物业小区周边环境微改造提升等四个项目被确定为该街道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
之后,人大文教街道工委建立了“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报告、一年一评价”的项目监督机制,组建江北区人大代表、居民议事员、社区干部及居民代表参与的监督小组,对项目的方案论证、责任落实、施工、验收等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有效落地。
改造后
目前,地洋漕完成了路沿硬化、垃圾杂物清理、围墙粉刷翻新、文化氛围布置、公益宣传栏设置等综合改造,昔日破旧脏乱的卫生死角如今“颜值”大提升,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肯定。
设置公共晾晒区,引导文明晾晒有了硬件保障
“平台防水层铺设后表面粘度大,铺装企业标识过于密集醒目,在上面行走感觉有影响,能否进行工艺调整?”
“整个护栏高度不够,而且没有覆盖边沿,建议加装‘全包围’护栏,保障居民的安全。”
……
另一边,在大闸小区空中平台晾晒区改造项目中,人大代表和居民议事员也开展了现场监督。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在大闸小区的空中平台设置公共晾晒区,引导居民文明晾晒。监督小组实地走访项目现场,倾听周边居民反映,与社区和施工方沟通细节问题,进一步对晾晒杆设置、天台护栏安全性能提升、飞线治理等提出改进建议。
监督小组成员陈晌有着多年工程实施经验。在现场监督过程中,他了解到周边居民对平台防水铺装有一些质疑,于是和施工方一起从技术角度向居民解释。“防水层刚开始粘度大才能形成更好的防水保护,后续粘度会自然下降,不影响正常行走。“同时,陈晌督促施工方对居民反映的企业标识扰民问题进行解决,打消了居民的顾虑,也争取到了更多支持。
让民生实事项目跑出“加速度”和“满意度”
人大文教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地跟踪监督,代表们及时了解项目推进中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整改落实,并对后续整改情况进行再跟踪、再反馈、再监督,助力民生实事项目跑出“加速度”和“满意度”。
“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发扬‘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精神,充分运用联动监督、定向视察、满意度测评等形式,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持续跟踪问效,努力把民生项目做成民心项目。”该负责人说。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陶倪
通讯员 王思远 见习编辑 张依依
一审 林伟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