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扮漂亮”了再走出去!慈溪掌起三年打造出“共富桃”,今年水蜜桃亩均产值稳超万元 -k8凯发官网
视频制作 记者 吴震宁
“终于实现了,今年我们镇水蜜桃的亩均产值已经稳超一万元了。”7月30日上午,站在慈溪市掌起镇阿听果蔬农场的桃园里,看着桃树上已所剩无几的果实,慈溪市水蜜桃产业农合联秘书长余正安长舒了一口气。
三年来,掌起镇这个水蜜桃之乡,从引入水蜜桃优良品种、控产提质,深挖文化ip、打造精品园,提升品牌、包装,拓宽销售渠道、传播方式等多渠道入手,经过政府、农合联、桃农及相关各界的不懈努力,终于蕴育出一颗沉甸甸的共富桃,实现了亩均产值比2020年翻一番。
集体叫响“慈溪海桃”新ip
清光绪间《慈溪县志》记载:“桃有六月桃、七月桃,产北乡沙地曰海桃,七月熟,味最佳。”这“北乡沙地”,就是现在的掌起镇古窑浦村。古窑浦的桃子种植从清嘉庆年间开始,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慈溪海桃的起种地。
“古人都知道,我们古窑浦北乡沙地产出的桃子,因为种在海边的盐碱地里,水分充足、糖度更高,果形也很美,而且皮韧易剥、香鲜味美。今年我们古窑浦桃子集体打出了‘慈溪海桃’这一新的ip。”古窑浦村党委书记叶善根自豪地告诉记者,受今年过年期间气候异常、部分桃树提早开花的影响,桃子的亩产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叫响了新ip,再加上这些年坚持走精品路线,桃子品质不断提升,售价也随之增长。
“控产提质”走精品路线
叶善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该村每亩桃园产桃750公斤左右,平均售价以14元/公斤计,亩均产值就已达到10500元。
“从2020年亩均产值5000元左右,到今年的10500元,古窑浦桃农的收入已经实现了翻一番。”叶善根说,桃子平均售价从四五元每公斤,提升到现在的14元每公斤,主要就是因为走了精品路线。
据了解,近年来,掌起镇以三塘横江两侧作为水蜜桃主导产业区,全力打造水蜜桃精品园建设项目。政府通过对农田水利、农田改造和农机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逐年加大投入,把农村分散的土地通过互换、租赁等形式进行流转,推进了桃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模式。从2020年古窑浦家家户户种桃子时的6000多亩,控产到现在的4000亩。
与此同时,慈溪市水蜜桃产业农合联还与浙江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进行技术合作,从江浙二省的水蜜桃新品种中,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在原有的白凤、湖景、玉露等传统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逐渐引进推广春美、春蜜、新玉、中赤月、雨花露、金陵黄露、燕红、晚白蜜等17种国内优良新品种,构建起了早、中、晚品种体系。上市季节从6月初开始延续到9月中旬才结束,满足了市民对不同水蜜桃口感的需求。
抓好生产服务也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掌起镇以政府为主导,农合联内聚外联,依托农事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营,提供生产、供销、信用等“保姆式”服务。
掌起镇农事服务中心还引入农资商品监管、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技服务监管三大监管体系,涵盖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残检测、植保服务等多项服务,确保桃农及其它农户在农产品成熟上市期间,可以选择除镇级农办快速检测、慈溪市级第三方检测外的第三种检测渠道,进一步把好“舌尖安全”。
打响“掌八鲜”品牌“首鲜”
“当前,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掌起镇副镇长杨俊辉告诉记者,“今年,掌起镇创造性提出了‘掌八鲜’概念,‘掌’代表掌起镇;‘八’即酸甜苦辣咸麻淡涩这人生八味,也泛指掌起多种特色优势农产品;‘鲜’除了突出掌起农产品新鲜美味外,也谐音‘仙’字,寓指品尝新鲜美味的农产品后,快乐似神仙。”
农业品牌成功与否,关键看销量。为此,掌起镇在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平台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以消费者认可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传播销售行动,包括与大型电商签订购销协议、适时成立片区农产品展览展销中心、邀请第三方公司对“掌八鲜”农品及衍生产品进行推广等,进一步延伸品牌生命力,提高品牌影响力,并最终转化为品牌带货力。作为“掌八鲜”名副其实的“首鲜”,古窑浦水蜜桃第一个尝到了品牌提升的甜头。
今年,慈溪市水蜜桃农合联委托第三方对古窑浦水蜜桃的包装再次进行了统一设计。目前这款桃子包装色彩清新,极富古窑浦特色,以绘画的笔触展现了秀美海景和标志性建筑牌楼,同时写上“心心相印”,开口处也做成了爱心形状,寓意美好的祝福。并创造性地制作了2个装的便携版,方便外出郊游或者送礼使用。“为了惠民助农,这一新包装我们以政府补贴形式进行推广使用。与以往使用的包装相比,价格差距不大,但质量更佳、外观更漂亮,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桃子的附加值。”余正安说。
“控产提质、深挖文化ip,联合专业院校、研究所引进新品种,提升水蜜桃的品质,并且完善农技指导、快速检测体系,美化升级统一包装,把一颗水蜜桃打扮漂亮再走出去。慈溪掌起镇提升水蜜桃品牌影响力的这套组合拳打得漂亮。”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掌起镇用三年时间实现水蜜桃亩均产值翻一番,为桃农蕴育出一颗共富桃,这一成功案例是值得借鉴的。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施峰 王雪枫 编辑 吴灵俊
一审 薛曹盛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徐叶 终审 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