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给宁波留下了什么? -k8凯发官网
7月12日,“滨海宁波”文化和旅游推介会现场
7月13日,与会嘉宾圆桌会议探讨“海洋旅游目的地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发出《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宁波倡议》、发布海洋旅游“十景十态”……7月14日,2022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在甬城落下帷幕。3天时间,7场主题论坛,两场圆桌会议,多位专家参加座谈并进行了实地走访,丰富而紧凑的议程让亚洲首个以海洋旅游为主题的盛会达成了多项共识与成果。
视频制作 记者 潘苗
大会成果
“这是海洋给宁波最好的馈赠”
“两周前,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提出,要寻求可持续管理海洋的凯发k8官方网娱乐官方的解决方案,开启全球海洋行动新篇章。此时此刻,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在宁波召开正可谓恰逢其时。”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士军出席会议时说,这场会议,国际国内专家、学者云集,“大家集众智,共谋海洋旅游发展之路;聚合力,共绘就海洋经济美好蓝图。”
大会以“促进亚洲发展 共享海洋经济”为主题,为亚洲国家海洋旅游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了新平台。为推动亚洲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疫情后亚洲旅游稳步复苏,会议以共识形式发出了《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宁波倡议》。会议期间,宁波正式发布了本地海洋旅游“十景十态”,让多位参会嘉宾眼前一亮。“宁波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和自然资源如此之丰富,让人感到惊喜。”一位参会嘉宾评价道。
“这是海洋给宁波最好的馈赠,感谢与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我们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注入了新的动能!”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詹荣胜介绍,宁波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与北纬30°的神奇交汇点,是江南水乡与海港相结合的滨海城市。这里海洋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秉赋得天独厚,独具“拥江揽湖滨海”的城市发展空间,目前已形成了“一带二湖三湾百岛”的滨海旅游布局,正在努力打造国际性高品质滨海旅游目的地。
品“瓷韵”,访“海丝文化”; 品“帆韵”,享“海湾风情”;品“禅韵”,礼“海天佛国”;品“茶韵”,尝“海鲜美味”……宁波还向外界推出“四海四韵”海洋旅游特色产品,展示出“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文旅品牌形象,进一步打响“顺着运河来看海,闻着书香游宁波”的旅游品牌。
据詹荣胜介绍,接下来宁波还将以花岙岛海岛海洋旅游实验区建设、邮轮游艇海钓等新兴产业为抓手,加快海洋旅游新业态的打造,充分展示、释放东方滨海时尚之都魅力。
在通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道路上,滨海宁波作为东道主,正以“海”为媒,不断扩大“蓝色朋友圈”,也在国际合作中,发出宁波声音、贡献宁波智慧。
在倡议引导下,参加会议的其他多个地(市)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可以结合各地自身资源与优势,与宁波发展海洋旅游进行互动、助力,从而构建整个浙江的海洋旅游新名片。“配套供应链、客流输入、宣传服务上都可以协同合作,通过海洋旅游,唱响杭甬‘双城计’。”杭州一位参会的文旅行业负责人表示。
7月13日,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现场
专家献策
占得先机,提前布局海洋旅游新赛道
此次大会召开,对未来发展海洋旅游产业,有什么现实意义?对于不少亚洲国家而言,这次大会,带来了海洋旅游复苏的希望。
对话、合作、共赢,这是大会的关键词。“这次大会,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寻求合作,从而推进旅游业复苏。”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秘书长、拿督威拉努尔·扎里说。
“会议选择在宁波召开,意义重大。”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王胜表示,宁波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也配套了优质的海洋旅游基础设施,“首届大会放在这里举行,是最好的选择。”
王胜表示,这样的会议可以进一扩大宁波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高规格的论坛是一个可以把宁波推荐出去的大平台。” 他分析指出,大会也为宁波进一步谋划海洋旅游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智力平台,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意见交换空间,这也是产生智慧火花与机遇的平台。
“在7月11日刚刚公布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排名中,宁波位列第10位。”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李雪梅介绍,“国内仅有上海、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宁波进入10强榜单。”她预测,到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的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提前布局、开启海洋旅游新赛道,对宁波而言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她说,这场会议对宁波后续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带动更多国内国际客源,会带来很大的助推力。
“以往很多人认为,海洋旅游就是踩踩沙滩,晒晒阳光,现在远不止这些需求。”王胜分析说,当下年轻人迫切需要立体式的海洋旅体验,“这包括了海面、海底、空中等各层面,涵盖了帆船帆板、冲浪划水、潜水海钓以及水上拖拽伞 香蕉船等。”此外,王胜指出,未来邮轮、游艇等都是需求广泛的海洋旅游消费热点。“海洋游艇产业正在逆势增长,相比2020年,2021年人次增长了40%,艏次增长了70%。这还是在疫情期间的数据,非常了不得。”除了抓住这一发展趋势,王胜还建议宁波提早布局海洋旅游康养项目,“这方面,宁波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王胜认为,海洋旅游在中国刚刚起步,前景光明且广阔。
“举办一个大型国际会议,能带火一座城市。”王胜表示,宁波首次举办这样的论坛,也将为海洋旅游发展培养出一支优秀的人才服务团队。
“锚定”目标
宁波全面发力海洋旅游产业
宁波旅游,从不止步于“寻常生活客自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宁波正全面发力与之匹配的海洋旅游产业。
拥有8000多年的海洋文明史、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614个海岛,广阔的海洋旅游发展空间,为“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宁波从海洋走向世界,用高水平开放服务“双循环”格局铺就了蔚蓝色的广袤原野。自今年2月23日,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了今后5年宁波发展的主要目标以来,短短5个月,宁波文旅“红了脸”“出了汗”“照了镜”,正快马加鞭,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事实上,宁波正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整体提升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层次,奋力打造世界海洋旅游重要目的地——
一是打造体验海洋风行之美的重要目的地。全域建设高水平美丽宁波,精心打造北纬30°最美海岸带和亚帆海湾实景实态,彰显处处是景的大美。
二是打造探寻海洋文明之源的重要目的地。擦亮中华海洋文明主要起源地、海丝古港活化石的金名片,打响“顺着运河来看海”的旅游品牌,把海洋文化传播出去。
三是打造品味海洋文旅之乐的重要目的地。扩大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推广健康时尚、绿色低碳、丰富多彩的兴海、乐海的生活风尚,彰显面朝大海,诗意宜居的独特魅力。
四是打造领略海洋强国之盛的重要目的地。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居,锻造筑梦深蓝的硬核实力。推动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会展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通过这场国际盛会,宁波“蓝色朋友圈”不断壮大。
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发起《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宁波倡议》,倡议共享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海洋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海洋旅游共同发展,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自2019年12月1日起,宁波航空口岸正式实施江浙沪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一系列过境免签服务保障、配套措施等相关内容方便外国人来长三角开展旅游观光、商务洽谈、探亲访友,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流和中转客流。宁波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战略对接,以发展蓝色经济为主线,构建多层次的蓝色伙伴关系,不断扩大“蓝色朋友圈”,在全球性和区域性规则制定中发出宁波声音、提供宁波方案、贡献宁波智慧。
本次大会以国际化的视野,为区域海洋文化和旅游发展探索路径,通过专家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组织与会专家为宁波发展海洋旅游出谋划策。此外,大会还举办了休闲潜水旅游能力建设活动、品牌海洋旅游企业互动体验展、海洋旅游主题图片展等配套活动。与会嘉宾包括多个亚洲国家驻华使领馆代表、中国-东盟中心代表等重要嘉宾,国内12个省(市)文旅厅(局)、8个沿海城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国际海洋组织、海洋研究机构和智库、海洋行业协会和海洋院校代表等。
激发活力
“蓝色消费”将为宁波旅游开启新时代
随着首届亚洲海洋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股“蓝色消费旋风”正在席卷宁波。
其中,闭关改造两年半的宁波松兰山旅游度假区于6月30日局部“重启”免票迎客,开园三日,游客接待量达2.2万人次,东沙滩日营业收入达8万元;半边山旅游度假区自6月下旬以来持续火爆,随着高考结束,上周末客流再次出现涨幅;同时,北仑梅山湾沙滩公园、奉化宁波湾旅游度假区、宁海强蛟镇等地海洋旅游人气也很高涨。
最新数据显示,本地旅游电商平台累计上架微度假产品4000余款,平台成交量超2亿元,平台浏览量达15亿人次,其中,“蓝色订单”一骑绝尘。例如,今年6月-7月,“蜗牛游”旅游平台上下单量骤增,“截至目前,阿拉的海水上乐园、东钱湖水上乐园、海皮岛水世界,三家景区合计售出16万张门票。”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阿拉的海水上乐园在该平台开启门票预售,仅12小时,销售量突破4万张,营业额突破320万元。同时,住宿业也迎来"蓝色利好",最近半个月,“新诚假期”旅游平台下单3000间客房……
象山县委书记包朝阳在圆桌会议上分享说,最近几年象山在主打北纬30°最美海岸线的ip。后续将把象山“万千百十一”的旅游资源并放到这个大ip中,持续的深耕、营销。在引流层面,象山实践的经验是线上线下结合,“让传统的人找风景,变为风景找人。”另一个策略就是不断提升消费场景的体验,目前已推出“乡村 ”“文化 ”“运动 ”“美食 ”“影视 ”,提升五大滨海大都市新消费场景的改革。
本届大会期间,举办的“滨海宁波”文旅推介会,向海内外宾客展示“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的文旅形象,打响“顺着运河来看海”宁波旅游品牌,推出宁波海洋旅游新“十景十态”,扩大宁波海洋旅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未来,宁波将携手“蓝色伙伴”,在做好亚洲海洋旅游这篇大文章的同时,还将为助力亚洲乃至世界的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施代伟 谢舒奕/文 胡龙召 潘苗/摄 编辑 肖勇
一审 陈善君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徐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