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江南浙里行活动·宁波丨拎包入住,整洁亮堂的 两室一厅,环卫工夫妇: 新市民新型住房保障 还能让我们享受租房补贴 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k8凯发官网
视频制作:记者 刘波
“我们2002年来到宁波打工,到现在已经20年了,最初是住在4㎡的车棚里,后来陆续搬了3次家,现在搬进这套70多㎡,干净又宽敞的房子,让我们真正有了家的感觉!”环卫工人桑小已高兴地跟记者介绍道。
桑小已所说的这套房子,位于宁波市江北区宝丽茗苑小区,面积78㎡,两室一厅,每个月租金1500元,还能享受海曙区政府租房补贴476元/月,自己只需要支付1024元即可。
桑小已的高兴事儿,在宁波环卫工队伍里并非个例。为解决一线无房环卫工人的住房难问题,宁波市在去年发布了《关于解决一线环卫工人住房困难的通知》,提出3年内实现一线无房环卫工人应保尽保。根据宁波市住建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全市近3000位环卫工人获得公租房保障。仅海曙区就有434户环卫工人家庭获取了租房补贴。
在“只此江南·浙里行”迎接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全省晚报融媒体走进基层特别行动中,记者走进一线环卫工人家中,感受新市民住房保障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
桑小已、姚宜春夫妇(记者 刘波/摄)
桑小已、姚宜春夫妇:
“来宁波20年,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细雨蒙蒙的五月,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的味道。桑小已和丈夫姚宜春正站在楼道口等候记者的到来,见到记者后,桑小已热情地打招呼,熟练地刷卡进楼道、乘坐电梯,来到家门前,通过手机开锁软件,一键打开了家门。
78㎡的房子,两室一厅,整洁亮堂。“我们是去年10月份搬进来住的,这间大点儿的是我们的卧室,隔壁是我女儿的,还有一个小房间,只放得下一张床,是临时居住用的……房子我们很满意,来宁波20年了,终于住上了这么宽敞的房子。”桑小已边走边跟记者介绍。
桑小已带记者参观住房(记者 刘波/摄)
“这套房子,租金1500元/月,政府给予了我们环卫工人476元/月的住房租赁补贴,相当于省下了三分之一的房租,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桑小已的丈夫姚宜春说。
说起自己的租房经历,姚宜春夫妇打开了话匣子。2002年,30岁的姚宜春和27岁的桑小已从江苏连云港到宁波务工,在海曙区从事环卫工作。由于收入有限,夫妻俩和儿子一家三口在郎官小区租了一个4㎡的车棚,每月租金100元。“车棚实在太小了,只能容纳得下一张床,一家三口吃饭睡觉都在这张床上。”回忆起当初的生活场景,桑小已眼眶微微泛红。这个安在车棚里的“家”,他们一住就是6年。
后来,夫妻俩迎来了小女儿。为了改善生活,他们在清林闲庭小区租了一套50㎡左右的一室一厅。这套房子一直住了14年。直到去年10月,夫妻俩的居住条件再次迎来了改变。
“我们所在的海曙环卫中心对无房环卫工人进行排摸,为我们提供租赁房源,解决我们的居住难问题。当时有几处房源可供我们选择,我们选择了宝丽茗苑小区,这里离我们俩工作的地方都近。”桑小已的丈夫姚宜春笑着说道,“当时一看到这房子,就很喜欢,房子是重新装修过的,崭新锃亮的,还配有抽油烟机、热水器等家电设施,有餐桌、床等家具设施,我们对这里很满意!”
桑小已对新家宽敞亮堂的厨房很满意(记者 刘波/摄)
海曙首批环卫工人租赁补贴发放
第二批计划6月份发放
记者从海曙区住建局获悉,跟姚宜春夫妇一样,本月以来,海曙区完成了首批434户一线环卫工人家庭的公租房补贴发放,发放的补贴金额为41.21万元。
“经过审核,首批434户符合住房保障条件、工作单位在街道区域内的家庭,平均每户获得476元/月租赁补贴;工作单位在乡镇范围内的家庭,平均每户获得296元/月租赁补贴。”海曙区住建局房屋管理中心住房保障科科长王勇说。
目前,第二批455户一线环卫工人正在进行住房租赁补贴审核,计划于6月份审核完毕后进行补贴发放。同时,海曙区还多渠道筹措房源,鼓励有条件的环卫养护企业积极提供员工宿舍、改善住宿条件,解决一线环卫工人的住房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来,海曙区不断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住房保障家庭从2017年的4602户扩大到目前的8848户。住房保障面,已覆盖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城镇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100%以下和与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半年以上社保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家庭。
同时,海曙区还提高保障标准,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区住建局顺利完成海西片区租金补贴提租工作,同比提高75%,拉近与城区8个街道的补贴标准;将最低的租赁补贴标准提高至当地商品房平均租金(住房市场平均租金)的40%。
此外,对住房困难群众实施精准保障,主动排摸城镇低保、低边家庭,对符合条件的737户家庭实施保障,其中配租214户、补贴523户;保障外来务工人员1022户,其中配租121户、补贴901户。
新家点开手机软件就能一键开门(记者 刘波/摄)
构建新市民新型住房保障体系
打造共富住房保障“宁波样本”
“宁波是一座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新市民较为集中,解决好新市民的住房问题,事关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大局。”宁波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国内率先实施住房保障工作的城市之一,宁波构建形成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新市民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住房保障“宁波样本”。
公租房方面,宁波充分发挥公租房保基本功能,一方面,提高保障家庭补贴标准,加大公租房精准保障实施力度。目前正在享受公租房保障家庭5.1万户,其中,实物配租在保2.8万户,租赁补贴在保2.3万户。另一方面,实现一线环卫工人保障政策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取消了一线环卫工人纳入公租房保障的户籍、社保、年龄、积分评价等限制条件,并采取“货币 实物”方式,破解一线环卫工人住房难题。宝丽茗苑小区环卫工人租赁房源、ccb建融家园·劳动者之家等面向一线环卫工人的项目交付入住,改善了一线环卫工人的居住条件。
宁波正在加快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按照今年筹建7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目标,目前已落实120个项目,65612套房源、约344.03万平方米(其中存量及改建类74.14万平方米,新建类269.89万平方米);已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的房源51569套。同时,培育打造前湾新区租赁社区、华润有巢公寓等一批租赁住房样板项目。
同时,宁波已启动建设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全省首宗共有产权住房出让用地应家2#地块,可新建房源1438套,计划6月底前开工建设。
此外,宁波市持续深化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以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为契机,不断丰富租赁市场业务种类和模式,引进世联红璞、万科泊寓、龙湖冠寓等全国性品牌公寓运营商入驻。目前,全市运营1000套以上房源的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20家,位居第二批试点城市首位。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周科娜 视频、摄影 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张彩娜 徐燕 孙凯丽 吴欢欢 编辑 曾梅
一审 程旭辉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赵鹏 终审 陈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