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书,一座书的城!如果范钦“穿越”回来,他会去哪里? -k8凯发官网
视频制作 记者 顾嘉懿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甬城处处可闻书香。宁波各个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网点都为读者准备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为市民奉上阅读盛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如果“天一阁主”范钦“穿越”回来,他会去哪些地方考察一番?又会认识一个怎样不同的书香宁波?
看!他挂着相机、手握地图出发了。
吴玉涵/制图
第一站:天一阁
我的园林我的家
在范钦的年代,天一阁是一栋上下两层的小楼,二楼藏书,下层供主人休憩宴饮。
范钦曾用文字记录了自己在天一阁的生活:某个夏日,“凉风荐爽,四望无人,蝉鸣高树……已而云影低昂,新月吐照……据胡床,披鹤氅,停尘尾,抚无弦琴,歌白云之章、清商之曲,啜杯茗而寝”,完全是一个明代高士隐逸生活的理想境界。
走进现在的天一阁博物院,范钦可能会吓一跳,因为他的“家”变大了。
天一阁东园一角。天一阁供图
在一次次修缮中,天一阁跳出了“单独一座藏书楼”的范畴,逐步向着“城市故宫”的方向发展。除了以前的范氏司马第,周边的范氏故居、陈氏宗祠、秦氏支祠均被纳入天一阁博物院范围,东北、东南两处地块上的7处近代传统院落亦被纳入,成就了一个广义上“天一阁”。
天一阁宝书楼下。天一阁供图
范钦时代,天一阁藏书约为7万卷,如今的藏书量达到15.7万册,藏书所在地也从昔日的宝书楼,搬到北书库,近年又增建了新书库。恒温恒湿的环境,与昔日书楼不可同日而语。
站在今天的宝书楼下,范钦或许会有些怔愣。因为它早已和他印象中可以“据胡床,披鹤氅,停尘尾”的小家区别开来,成为一处有着独特象征的“城市山林”。
第二站:宁波图书馆
可借可还的大“书库”
走出天一阁,范钦或许会被推荐去一下宁波图书馆。
这种可借可还的大型城市“书库”,在范钦所处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宁波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图书馆供图
古代,读书、考学,终归是少部分人所拥有的特权。范钦的藏书,大多收自仕途。
当时,传世宋本已是珍籍,范钦无意与他人比拼财力,于是将藏书的重点放在没有那么被重视的地方志、登科录上。
当时,也有“借书”的,但借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抄”。传抄是古籍得以代代相传、广为流布的主要方式。因为好书难得,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要看主人脸色。如果范钦知道,后世有个“图书馆”,又会作何感想?
“如果范钦来图书馆,应该还是会对古籍感兴趣。”甬图特藏文献部主任万湘容表示,“如果要推荐,我可能会给他推荐一些馆藏的珍贵手抄本看。比如清醉经书屋抄本《儒林宗派》十六卷。该书由万斯同编纂,300年来一直以手抄本的方式流传。书中用简明的图表,将春秋战国时期至明代诸朝的儒家学者一一列出,范老爷子可能会想看。”
宁波图书馆古籍库。图书馆供图
《儒林宗派》十六卷。宁波图书馆藏
《王荆文公诗》五十卷。宁波图书馆藏
同治《象山县志》。宁波图书馆藏
据万湘容介绍,也许许多读者并不清楚,宁波图书馆也是宁波古籍的一大收藏地,有馆藏古籍6万余册。如果市民想要浏览这些珍贵古籍文献,也并不难。“读者可拿着身份证或借书证,将想看的古籍在阅览室服务台进行登记。登记完毕后,工作人员将古籍从书库提取出来,读者即可进行阅读。”万湘容说。
第三站:宁波书城
“你们都是范钦”
古代,买书卖书的机构叫书肆。明中期的商品经济繁荣程度虽不比晚明,街上找一家书肆想必还是有的。那如果,范钦到了今天的宁波书城呢?
听到这个问题,宁波书城社科文艺类图书经营主管冯海珍笑了,“范钦喜欢的登科录,我们这里是没有的。”1949年以后,传统意义上的传世古籍大都进入公藏单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进入市场流通的古籍可以说少之又少,偶有流出,也是由拍卖行运作,离普通人甚远。
读者在宁波书城。宁波新华书店集团供图
狭义上的古籍是没了,但经典“化一为万”,随着普及本的通行走进千家万户。“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古典文学最主要的出版机构,出版的普及本《论语》《古文观止》《世说新语》长期在宁波书城畅销榜单上名列前茅。”冯海珍说。
如果从古籍大类来说,宁波书城相关区域集中在四楼的“三希堂”。2013年,国内高端藏书知名品牌“三希堂藏书”落户宁波书城,一直以提供宣纸线装书和精品图书吸引读者。比如《二十四史》以及线装本《资治通鉴》等。
书城四楼的“三希堂”。资料图
读者在宁波书城
如果说在明代,像范钦这样的藏书家是少数人中的少数。那么今天,宁波爱读书、喜藏书的人群已化为千万。当范钦遇见“书友”,他们或许会很高兴地攀谈,然后,“相忘于江湖”,他的背景消失在人海,化为千千万万的宁波人。
在路上:
坐着地铁闻书香
从宁波图书馆新馆到宁波书城,我们建议范钦坐1号线,运气好的话,可以赶上一趟“书香专列”。
这是一趟2022宁波读书月书香主题列车,以宋代山水画为背景,以青绿为主色调,通过视觉设计上的艺术处理,营造出不同的时间氛围,让乘客“触摸”宋韵。
宁波地铁书香专列。记者 顾嘉懿/摄
列车上的乘客有机会遇见名家名句,比如说沈从文在《边城》里写的“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个巢”;尼采在《善恶的彼岸》里说“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这些人,范钦大抵是不认识的,但不知道这些人的话,会不会引起范钦的共鸣?
车厢上,还附有一张“阅读地图”,列举宁波轨道交通就近的一些图书馆、新华书店、民营书店。来不及去的地方,范钦也许会观察、会探究、会向路人询问。是的,这些都是宁波城市的阅读空间,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时时能阅读,处处可阅读,人人享阅读”。
宁波地铁阅读地图。宁波新华书店集团制图
最后的最后,范钦会在列车上遇见自己。
在该专列的车顶,我们精选了20多座宁波历史上知名藏书楼进行呈现,范钦的天一阁、黄澄量的五桂楼、冯孟颛的伏跗室尽在其中。
范钦会好奇别人家的书楼吗?会觉得遇见异世的知己吗?其实,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也是一个个“范钦”,他们共同传承赓续着文脉,让萦绕不绝的一缕书香铺就城市精神文明的底色。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顾嘉懿 朱立奇 编辑 庞锦燕
一审 房伟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徐叶 终审 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