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聚焦网格员、志愿精神、乡村文明,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k8凯发官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高标准常态化推进文明创建,着力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推动宁波成为文明典范。
连日来,多名代表委员从多个角度,就如何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提出了真知灼见。
视频制作 记者 林微微 朱琳
林琳: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
一直以来,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处的脏乱现象是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痛点,如何解决这些顽疾?网格员是不可忽视的队伍。
市政协委员、海曙区江厦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林琳就针对网格员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要充分发挥网格员这一居民“老熟人”的角色,“居民对他们的认可程度非常高,应该让网格员们去引导、宣传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工作,做好上行下达。”林琳说。
其次,应该强化“网格员同样是督办员”的定位,不只是需要发现问题隐患,更要去处理和解决,“此外,她还提出,网格员应该发挥领头雁的作用。每一个网格中,光靠网格员一个人是不够的,一个好的网格员要能够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去带动、影响更多居民成为网格员、志愿者。
林琳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陈军浩:吸引更多人参与“随手做志愿”
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过程中,志愿力量是宁波的一大金字招牌。
市人大代表,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陈军浩从事多年志愿服务工作,他结合工作经历,给出了一些建议。
“宁波应积极培育全体市民‘随手做志愿’理念,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会在哪里,但这不应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而应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尤其是要发动诸如快递小哥、网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扩大志愿服务人群,真正实现‘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陈军浩说。
陈军浩海提到了志愿精神,“志愿精神照亮共同富裕方向,应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推动形成正气充盈、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合力,奋力打造学以铸魂的尚德之城。”
陈军浩接受采访
章玲芬:积极推进“在乡村,看见文明宁波”
“我是一名农业农村界的委员,长期从事农村相关工作,我想就如何打造乡村文明,进而推动全域文明提点建议。”市政协委员、鄞州区农业技术服务站副站长章玲芬说。
在章玲芬看来,首先要重视乡村的环境文明,“垃圾不落地,河道不洗衣,车辆不乱停,庭院不乱堆,公共场所不吸烟,这些都是实现的途径。”
其次是乡村的生态文明, “最重要的一点,是乡风文明,应该推动形成勤劳致富、敬老爱幼、邻里和睦、夫妻恩爱、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文明乡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明。”章玲芬表示,“打造‘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其中一个抓手就应该是‘在乡村,看见文明宁波’。”
章玲芬谈全域文明创建
毛坚:突出特色化、智慧化、系统化
市政协委员、江北区文旅局文物管理所干部毛坚,从进一步发挥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的角度,与记者作了交流。
毛坚参会
结合我市实际,毛坚提出,要突出地域特色化,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质,“要做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动阵地大门常开、理论宣讲常进、群众实事常办、志愿服务常有、文体活动常新、乡贤能人常驻、文旅产品常在、村民(游客)常到等‘八常’”,同时,要聚焦建设时间较早、建设水平不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施,改进提升并配备更加丰富的文体功能设施。
此外,还要突出智慧化建设,譬如以打造基层智慧化便民惠民中心为目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村文化礼堂融合,对有限资源进行集成管理、线上展示。
“我建议的第三点,是要突出系统化营造,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培育体系。”毛坚说,应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邻里等“最美”系列评议评选活动,开展乡风家风家训等移风易俗活动,并还要挖掘培育基层文化人才、基层文艺骨干等,进而提高队伍能力素质。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朱琳 林微微
摄影 朱佳凯 编辑 诸辰
一审 房伟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张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