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协商交流会干货满满 聚焦“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段教育高质量发展 -k8凯发官网
今天上午(4月10日),在宁波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协商交流会上,委员们围绕“推进‘双减’背景下初中段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与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10多个部门负责人进行协商交流。
现场,委员们提问踊跃,瞄准真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也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从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投入保障再到学生身心健康等,共14个问题,全都问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记者从中梳理出不少“干货”。
图为协商交流会现场。张培坚摄
视频制作:张培坚
初中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
交流会上,有三分之一的问题都抛给了市教育局领导。来自经济界别的谭维定委员提到一个现象:“双减”背景下,很多初中家长对孩子学习和升学的焦虑感更加强烈。
很多时候,家长出现的焦虑,不是想抢跑,而是怕吃亏。“在考试成绩等级评价的同时,是否有配套的初中生评价方式改革举措,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水平?”来自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界别的田欣幸委员提问。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说,关于分数排名,我市已经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初中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考试成绩通过“点对点”模式告知学生家长,在减轻学生考试压力、缓解家庭焦虑上整体效果较好。
他也解释道,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关注还是聚焦在具体分数上。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接下来还是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对实践能力考查,引入科学实验类试题。积极探索我市体育中考改革方案,通过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体育中考分值。
据悉,2021年,我市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定向分配招生比例为62.7%,录取率达到90%以上。“十四五”期间,我市定向分配招生比例将提高至70%,并将持续扩大。
委员们踊跃发言。张培坚摄
到2025年,拟支持全市新建初中68所
教育界别的戎骁委员发现,过去三年,我市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部分比重不见增长。
“是何原因?下一步如何加强初中教育的投入保障?”面对委员的疑问,宁波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表示,从数据上看,2021年教育支出占比略有下降,但近三年,我市财政教育支出从251.45亿元增加到284.44亿元,实现逐年增长。初中人均教育支出从2.82万元/人提高至3.05万元/人。
王晓透露,下一步,宁波将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到2025年,拟支持全市新建初中68所、增加初中学位5.8万个。积极落实“双减”、体美劳等教育经费,扎实推动初中重大改革工作。
在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方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表示,将进一步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审查工作,根据人口、户籍、教育等相关政策,科学研判教育设施的学位需求,按不同行政辖区核定千人指标,以可浮动的区间值进行引导。
争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省域统筹向我市倾斜
有了资金,有了地方,还要有师资,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教育界别的童红霞委员提的问题有关教师编制紧缺,对此市委编办副主任刘骏回应,下一步向省委编办争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省域统筹向我市倾斜,确有困难的通过区域间统筹调剂或市域调剂等方式进行补充。
市人力社保局还表示,将支持区(县、市)教育部门探索选取部分有条件的重点学校进行试点,自主招聘教师,提升学校参与度。对于急需紧缺的竞赛老师允许作为紧缺岗位招聘,打破招聘开考比例限制,按照实际报名人数进行考试;对体艺类教师的招聘允许灵活运用技能水平测试等考试形式;支持教育部门通过带考上门的方式赴师范等专业院校进行校园招聘。
学生的身心健康全社会共同关爱
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市中学生近视发生形势严峻,且初中生发生脊柱侧弯风险显著高于小学生。对于委员们的担忧,市卫生健康委和市体育局分别做出了回应。
在近视呈现低龄化方面,今后,宁波将开展防控圈建设。以区域内牵头眼科医疗机构为核心,构建基于地缘辐射的医校近视防控合作体,做到一校一方案,项目内容涉及近视防控知识培训、专家进学校科普宣讲等。
在脊柱侧弯防控方面,至2022年底培养脊柱侧弯普查及防控人员约1000 名,每所中小学校配备 1 名专、兼职脊柱侧弯防控人员。力争到2022年底,全市中小学校脊柱侧弯普查率达到90%以上。
对于当前初中生心理问题急剧增加的问题,市卫生健康委还表示,接下来将发挥宁波市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作用,围绕学生就医绿色通道、危机事件干预等方面与学校开展全方位合作。市妇联也将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立“最美家”联盟,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为包括初中生在内的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家门口服务。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摄影记者 张培坚
一审 王伟 二审 万建刚
三审 章萍 终审 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