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k8凯发官网-凯发k8官方网娱乐官方

余姚这位新乡贤了不起!建造冷库、捐款修路,带领近200户梅农一起致富…… -k8凯发官网

清明节前是种植杨梅树的好时机。这几天,余姚市丈亭镇寺前王村的新乡贤、党员胡海林正忙着做统计,他结对了30户困难梅农,要给他们免费提供杨梅树苗和肥料,以便他们及时种下、及时施肥。

胡海林销售杨梅近30年了。去年,他和团队销出了7.5万公斤杨梅,其中80%杨梅是从寺前王村、半岙村、龙丰村、汇头村等村统一收来代销的,此举带动了近200户梅农一起致富。

视频制作 记者 贺艳


近200户梅农把销售业务交给他打理

在余姚丈亭,很多农户都有杨梅树,全镇杨梅种植面积超2.3万亩,年产量1800万斤以上。杨梅季只有短短的十来天,杨梅又难以保存,对很多散户来说,销售成了一个大问题。

上世纪90年代,胡海林家里也有几十棵杨梅树。杨梅季节,除了拿到市场上去卖,还到处托亲戚朋友卖,但也卖不出多少。很多杨梅因为来不及摘,风一吹,雨一落,就掉在地上烂掉了。

胡海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决定改变这种局面。眼光敏锐的他,先是瞄准了余姚市区的几家大酒店以及当地的大企业,一家家上门推销。谈妥后,到了杨梅季,他就雇一辆车子,把杨梅一一送上门。

依靠质量、服务、口碑,胡海林的杨梅生意一年比一年旺。到了2000年前后,短短十来天的杨梅季,他能卖出三四万公斤杨梅。这个时候,他卖的已不仅是自家杨梅了,还帮着代销村里其他梅农的杨梅。从2009年开始,他跟32户梅农签订了固定的购销合同。几年后,他扩大了收购范围,寺前王村、半岙村、龙丰村、汇头村等100多户梅农也把自家的杨梅销售业务交给了他。

胡海林(右一)查看杨梅开花情况


为方便梅农,他建造冷库,还捐款修路

杨梅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天气状况。比如,下雨会影响杨梅的甜度,刮风会刮落杨梅,而这些直接影响梅农的收入。为了减少梅农的损失,2006年,胡海林和合伙人投资80多万元建造了冷库,并改进包装。这样,梅农就可以在下雨前提前摘下杨梅,他收购后放进冷库保存。因此,在杨梅季,胡海林每天必盯气象预报。如果天气预报说第二天要下雨,他就挨家挨户打电话通知到梅农。

胡海林深知,要致富还得修路。2019年,他带头捐款20多万元,修建了寺前王村张松自然村的一段路。这条泥路是当地村民摘杨梅、运毛竹的主要通道,长约1公里,非常陡,一下雨,道路泥泞。修建后,原来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路面也拓宽了,上山摘杨梅,车子直接可以开到山脚下。

这几年,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胡海林帮助梅农把余姚杨梅销到了全国各地,最远卖到了西藏。

胡海林(左一)向当地农技人员请教杨梅栽培技术


结对30户困难梅农一起致富

2021年5月,胡海林结对了寺前王村和半岙村的30户困难梅农。

半岙村村民王国恩,今年62岁,在当地一家五金厂打工,家里有40多棵杨梅树。由于妻子、女儿身体不怎么好,摘杨梅、卖杨梅时帮不上忙,到了杨梅季,王国恩凌晨三四点起床,进山摘杨梅,然后骑着电瓶车运到市场上去卖。

“一个杨梅季,我最多只能卖3000元,摘了杨梅就上不了班。”王国恩说,去年和胡海林结对后,解决了他的难题。

“早上我把杨梅摘来,就直接卖给他,这样我就不用跑市场,卖完后还可以去上班。他收购的价格蛮好的,不比市场低。”王国恩说。

不仅如此,结对的梅农中,如有人有意向扩大杨梅种植面积,胡海林还免费提供杨梅苗、化肥以及辅导栽培技术。

记者获悉,胡海林还经营着餐饮配送、农贸市场等业务。但对于杨梅销售,他表示不会放弃,只会做强做大:“因为这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事了,而是关系到近200户梅农的饭碗问题。”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年杨梅季,为确保杨梅品质,他总是和自家配送公司的工人一起收杨梅、包装、发快递,忙的时候,常常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

胡海林还经营着餐饮配送、农贸市场等业务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贺艳

通讯员 郑柯斌 编辑 李晓颖

一审 戴晓燕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赵鹏 终审 刘雄飞

甬上甬事
2022-03-29 07:07:4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