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k8凯发官网-凯发k8官方网娱乐官方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 -k8凯发官网

据2022年宁波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宁波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1.72,比全省和杭州分别低0.22和0.03,连续17年呈缩小态势。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是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优势和亮点。打造高效、优质的城乡幸福共富之都,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既有优势,认真总结既有经验,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再下功夫,积极树立先富带动后富、效率公平兼顾、高质量全面共同富裕的典范。

聚焦公共服务,实现城乡资源优质共享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城乡居民关心的大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变为“好不好”。当前,宁波市城乡公共服务依旧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亟待进一步缩小。

为此,要坚持均等、普惠、可持续理念,按照清单化实施、高标准建设、制度化落实,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问题,擦亮“浙里甬有”民生品牌。努力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强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和质量统一化,不断健全深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要优化资金投入,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向农村、贫困地区、相对不发达的地方倾斜。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均衡普惠供给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抓准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破解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难题,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以数字赋能为动力,把共同富裕“蛋糕”分好,推动城市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优质资源下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资源要素由城市向农村流动,提高社会配置资源效率,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发展精准有力,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城乡居民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发展成果,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中积极打造共富之都。

聚焦文旅产业,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也是宁波以城市产业链下移来带动乡村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协同共富的重要举措。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以“三产三生”融合为路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推进“4566”乡村产业振兴,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创新链、完善服务链,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一方面,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延伸文旅产业链,探索协同城乡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旅资源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提升城乡居民旅游参与便利度,改善城乡居民精神生活条件,保障他们参与文旅的权益。营造“引得进来、留得下去、可以发展”的招商引资环境,为城乡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城乡生态环境转化,着力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产品。构筑“一带三区”文化和旅游空间布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向同行,推动乡村旅游富民增收。发挥乡村绿色优势,引导乡村通过文旅、绿化生态等产业积极参与城市空间整洁美化,积极改造旧工业区、城区,打造文化旅游场所,构建“生态 文化 旅游”的发展特色模式。要发挥城乡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以产业为重点、文化为灵魂、旅游为主线,让懂政策、技术和管理的人才集中特色资源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力争走出一条产业强、乡村美、居民富的发展路径。

聚焦精神共富,加快城乡文化有机结合

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也是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要更加注重发挥精神文明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好塑形与铸魂的关系。在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基础上,整体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为此,要通过城乡文化有机融合,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加大优秀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和交流,推动城乡文化市场在交流互促中实现发展繁荣,为美丽乡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积极开展多种文化下乡活动,支持城市志愿者深入乡村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志愿活动,让城市里优质的文化剧团、文化节目走进乡村,让更多村民享受高品质的文化资源;鼓励更多城市文化创作人走进乡村,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文艺交流、外地采风等方式,获得新灵感、新视野,创造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发挥城市人才与技术优势,参与推进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制定文化下乡政策,推动城市人才帮扶乡村文化建设,协助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文化遗传传承者,健全城乡文化人才交流机制,优化人才交流互促环境。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周琴 刘举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审 李晓颖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赵鹏

晚报大事君
大事君
2022-03-24 08:50:4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