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须正确处理好四类关系 -k8凯发官网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在正确理解共同富裕丰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辩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非公经济发展与避免贫富差距拉大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较好地适应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宁波受益于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先富。然而,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也不断凸显,以至于有些人错误地将实现共同富裕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健康发展对立起来。对此,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要辩证认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不同的功能和优势。解决两极分化必须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基础上共享发展成果,而不是偏离党的基本路线,违背法律规定,把实现共同富裕理解为“杀富济贫”,随意剥夺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合法财产和收入。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正确处理好调动各方积极性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系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总体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劳动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而从要素分配政策机制优化角度看,在初次分配中,生产要素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初次分配的基本格局。除了传统的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之外,还有科技创新、数据要素等,都发挥着创造财富的作用。作为非公经济发达区域,宁波既要落实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发挥好每一生产要素的作用,又要实现共同富裕。对此,一要加强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务报酬合理增长激励机制;二要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三要完善再分配调节制度,改进税收政策;四要注重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功能,发展慈善事业,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解决好影响民生福祉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需求。
三是正确处理好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在平衡社会分配中的关系
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创造社会财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证明,发展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繁荣发展、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盲目化、时滞效应等弊端,市场机制也有失灵之时。在涉及社会分配问题上,完全按照市场要素分配,听凭市场规律自行运转,必然导致贫富分化。所以,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一方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平衡社会分配,既避免伤害各种生产要素积极性,又避免社会陷入贫富两极分化。这就必须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宏观调节作用,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后果。就是说,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四是正确处理好发展成果共享与保护生产创富效率的关系
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公平与保护生产创富效率的平衡,是一个永恒的难题。通常情况下,一种社会机制强调公平容易导致失去效率,追求效率则难免牺牲公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激发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了推进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变化,为更好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后,明确提出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基本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解决公平和效率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宁波,在今后的实践中,必须更加注重把发展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构建起先富帮后富、带后富的长效机制,持续优化橄榄型社会结构,并努力推进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基本形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协同共富格局。
来源 宁波日报 作者 舒英 陈正良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审 李晓颖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