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仑封控区,人大代表凝聚抗疫硬核力量 -k8凯发官网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北仑骤然打响。疫情面前,北仑区人大机关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体现硬核担当,纷纷挺进疫情最严峻的封控区贡献力量。
“迅速转移281名员工,让防疫工作万无一失!”
1月7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区人大机关志愿者陈浪。此刻的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余个小时,声音听上去有些疲惫,“来这里驻点差不多四天了,每天都是这个节奏。”
3日深夜,原本负责核酸样本运送工作的他接到组织通知,要马上去封控区执行任务,他赶紧找了同事顶替他原来的岗位,和家人交代了几句,草草带了简单的换洗用品就出发了。
到达封控区后,陈浪主要负责大港工业社区内的部分重点区域,并被任命为临时工作小组组长。他立即召集组员开展碰头会,掌握防控弱点难点后迅速开展巡查防控。
进驻隔离点后,陈浪所在的防控组深入员工宿舍楼察看排摸,发现其中一幢楼没有独立卫生间和浴室间,不符合疫情管控要求,立即向区防控办汇报情况。
区防控办高度重视,立即联系好转移隔离地点,要求防控组第二天对此楼层隔离人员进行转移,完成转移人员281人。
“既然来了,就要对每一位居民负责,为大家把这道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筑好筑牢。”陈浪说。
“看着防疫形势一天天变好,辛苦也是值得的!”
北仑区人大机关干部傅必军、朱平兆,是全区最早进入封控区的一批志愿者。
从1月2日开始,他们就开启了夜以继日的工作模式:早上4点半起床,为6点开始的核酸检测做各项准备工作;帮助搬运检测物资、疏导群众情绪、记录群众需求等多项工作同时推进;在村里的各个路口站岗到晚上10点,并轮班通宵巡逻。
尽管只有短短几天,村民们与志愿者已结下深厚情谊。志愿者路过时,有的村民拿出家里剩余不多的苹果款待他们,也有小朋友自己画画送给这些“最亲爱的人”。
“说不辛苦是假的,但看着防疫形势一天天变好,辛苦也是值得的!”朱平兆说,“居民的心态日渐平稳,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这是给我们最好的回馈。”
在封控区书写“抗疫故事”
“新年第一天,凌晨4点,顾红波书记打来电话说,我村发现一例核酸阳性病例,需立即到岗。”北仑区新碶街道沿海村工作人员王晶描绘当时的情景,来不及收拾衣物便“逆行”回村,接下来的几天,连躺下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沿海村封闭区共有1.1万余名人员,其中本地常住人员500多名,其他都是外来租住人员,人流量大,外来人多,让这里的防控防疫工作尤为繁重。
北仑区人大代表、新碶街道沿海村党支部书记顾红波在疫情发生后,迅速组织各方力量,靠前指挥,书写了基层人大的“抗疫故事”。
村内有随时有可能分娩的孕妇,顾红波提醒网格员把电话留下,并嘱咐稍有不舒服就第一时间联系;村民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帮村民纾难解困、安排人员转移、现场指挥核酸点布置、组织60多位志愿者开展秩序维护和巡街工作……
在他一次次动员、调度下,凝聚起了代表、群众和志愿者疫情防控的坚强力量。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林微微
通讯员 贺陈红 编辑 诸辰
一审 房伟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徐杰 终审 唐慧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