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最佳实践案例 | 鄞州区:小微企业“一码通” -k8凯发官网
视频由有关部门提供
针对辖区小微企业数量多、经营关系变动多、工作排查任务多及企业安全监管存在不愿查、不会查、不敢查等“三多三不”难题,创新打造“码上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为企业定制专属“安全二维码”,打通安全监管“最后一米”,填补了工作盲区和空白。助力全区连续六年实现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双下降”和较大以上事故“零发生”。
单位安全检查
针对此前小微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开关转停频繁、底数难掌握、监管难落实、企业自身对安全“不愿管”“不会管”等现实难题,宁波市鄞州区应急管理局借力“大数据”分析、“云平台”监控、“信用分”管理等技术手段,整合应急、消防、市场、综合执法等部门数据资源,收集沿街店铺、出租房等场所安全生产多维度信息录入数据库,为辖区小微企业建立安全档案,在后台生成二维码,实行“区镇村企”四级动态监管。企业主在通过扫码对照标准化检查清单就可以快速完成常态化自查。村社以网格为单位定期安排网格员对沿街企业商铺开展拉网式巡查,通过扫码动态检查网格企业安全隐患,实现巡查“零盲区”。镇街对入库企业按照信用制积分进行分类管理。区应急管理局通过统一的监管平台,在实时掌握辖区小微企业安全现状和镇街道、村社监管责任落实情况的基础上,着力推动问题清单、信用评价在部门间共享,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辖区沿街店铺、小微企业等搭建起“覆盖全面、条目明晰、灵活高效、积分量化、智能辅助”的数字化监管体系。
码上安全智慧平台
如今,全区2.8万家沿街店铺等小微型经营单位纳入信息化监管,实现企业自查、巡查率均达到99%以上,先后对平台内超过4000家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停业或清退管理,处置“黑榜”企业超1100家,整改闭环安全隐患3.8万余个,扑灭初期火灾33起,发现并清理三合一场所5000余个,助力全区连续六年实现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双下降”和较大以上事故“零发生”。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张海玉
一审 戴晓燕 二审 王悦宁
三审 徐佳菁 终审 陈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