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追梦 宁波印记㊽|社队企业蓬勃发展 -k8凯发官网
宁波社队企业萌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年5月,鄞县大皎乡(今属鄞州区章水镇大皎村)创办了宁波第一家村办工业企业。1958年,其工业产值达到4467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兴起后,国营工厂正常生产受到破坏,工业产品紧缺。于是社队企业趁隙而上,当年产值便达到5667万元。1969年产值首次突破亿元,达到10061万元,比1968年增长31.63%。
1975年9月,毛泽东和邓小平先后接受浙江省永康县人民银行干部周长庚的建议,改变了公社、生产(大)队“一般不办企业”的规定,并作出批示。同年10月,地委决定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之后,宁波地区社队企业管理局、宁波市农机社队企业管理局和各县社队企业管理局相继成立。在“农业学大寨”和农机会战热潮的推动下,宁波社队企业得到迅猛发展。1976年社队工业总产值达到49894万元,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上升到27.86%,约占全省社队工业产值的38.94%。特别是余姚、慈溪、鄞县均超过亿元,分别达到12843万元、11685万元、10385万元,占据全省县级社队企业前3强。
社队企业的发展壮大打破了农村单一的经济格局,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工业化,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探索了一条新路,为日后宁波工业化、城市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队企业得到迅猛发展
来源 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
一审 李晓颖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卢科霞 终审 王籍
晚报大事君
大事君
2021-05-13 16: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