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撸起袖子干就对了!“疫”线大考前,宁波这群新手社工“硬核”成长 -k8凯发官网
今年夏天,宁波多地招聘社工,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加入社工队伍,他们中有很多是“95后”,甚至是“00后”。
疫情突如其来,对刚入职的他们来说,是一场艰巨的“大考”。
今天,我们把目光对准这些初入职场的新晋社工,看看他们如何在“疫”线成长。
视频制作:记者 薛曹盛 实习生 李睿清
“有他们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24岁的仇欣是鄞州区福明街道福城社区的一名新社工,入职才1个多月。
11月10日17点左右,他在外面办事,被紧急叫回社区。福明家园三期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被管控了。
该小区有1975户、3400多名居民,只有16名社工。一场与病毒的赛跑悄然开始了。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做核酸、安排生活物资、转运重点人员……每项工作都很繁琐,但不能有丝毫马虎。
全体社工一直忙到11日凌晨3点左右,才在社区办公室将就着休息了一下。有人直接趴在办公桌上,有人在躺椅上眯一会儿,手机闹钟设了一个又一个。清晨5点左右,大家又各自忙碌在防疫一线。
仇欣(左一)和同事们整理生活物资 通讯员 杨莉莉 供图
因为人员紧张,街道干部来了、退休的老社工来了、居民志愿者来了、退役军人来了……非常时期,社区迅速集结起一支“硬核力量”,建起了临时党支部,哪里需要,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这样的画面,让仇欣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有老社工在,有志愿者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知道我是新手社工,他们都会安慰我一句,没事的,小仇,有我们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仇欣从紧张、慌乱逐渐到淡定和心安,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年轻人,干就对了!”
11日下午1点,在江北区外滩社区的核酸检测点边,负责维持秩序、引导居民的郑嘉华忙得一刻不停。今年9月,他刚刚成为一名社工。就在他熟悉了条线工作,准备正式上岗时,北仑发生了疫情。10月19日,郑嘉华和外滩街道的其他两名社工一同被抽调去北仑支援。
“当时我主要负责核酸点扫码、运送物资,基本上每天六七点就到岗了,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郑嘉华说,那时也顾不上困倦,就觉得自己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向前冲。
高强度“战斗”了一星期后,随着北仑解除静默管理,郑嘉华开始了隔离的日子。“10月底我隔离结束,就赶紧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然而就在昨天(11月10日),距离外滩社区一条马路之隔的白沙社区发现了新冠阳性感染者,他又投入了新一轮战斗。
郑嘉华在核酸检测点
“昨天下午知道有情况后,我们马上着手布置核酸检测点,挑选场地、配备人手,转接辖区40多名密接者,到晚上11:30左右,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束。”虽然收工已是半夜,但郑嘉华告诉记者,今天(11日)早上5点多,全体社工都已到位,无一迟到或缺席。
“昨晚大家就约定好,回去赶紧洗个澡收拾干净,带好换洗的衣服,做好在社区驻守的准备。今天一早,大家来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虽然连轴转了很久,但郑嘉华说话间带着一股年轻人的乐观与积极,“年轻人嘛,干就对了!”他笑眯眯地说。
“那一声谢谢,让我很满足”
“请大家有序排队,今天开始全员检测核酸三天!”11日早上6:30,鄞州区福明街道明城社区新晋社工汪颖早早来到核酸检测点位,协助布置场地、分装物资、扫码,忙碌的工作让她忘却了昨日的疲惫。
汪颖今年25岁,曾在美国留学一年,毕业后进入外贸行业。今年9月16日,她成了明城社区的一名新手社工。
汪颖(左一)在核酸检测点 通讯员 李黎 供图
明城社区是个国际化社区,辖区内有外籍人士近300人,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防疫期间,社区开启“疯狂英语”模式,汪颖则发挥自己的英语优势,在办公室张贴了一张常用语的中英文清单。
10日夜里,汪颖和同事在办公室核查数据,一直忙碌到22点左右。正当她准备离开时,一位美籍友人推开了社区的大门。原来,他在回家路上突然发现健康码变黄了。
“他很着急,情绪不太好,我和他耐心解释以后,他心情平复了很多,还夸我口语流利。”汪颖提醒他,这几天暂时不要外出,社区将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做核酸采样。临走时,这位美籍友人竖起了大拇指。
一个多月来,在社区加班几乎成了工作常态,但她感受到了一种被需要的快乐。“当居民有困难,我能帮他们解决时,那一声‘谢谢’真的让我很满足!”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薛曹盛 陶倪 通讯员 褚燕玲 陈栋 编辑 李秀芹
一审 徐佳菁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徐叶 终审 陈剑虹